受新冠肺炎 (COVID-19) 影响,菲律宾学生用狼牙棒面具制作巨型二维码

2020 年第一季度,一群来自菲律宾的学生与二维码生成器公司 QR TIGER 合作,制作了一个用口罩制成的巨型二维码,以提醒人们并解决涉及一线员工和员工的问题和担忧。环境影响着世界。
2020 年 8 月,随着冠状病毒病例总数接近 2100 万例,佩戴口罩等防护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政府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人们往往认为这些措施是理所当然的。
一些人继续无视有关正确使用和处置口罩和其他防护装备的准则。
对于环保人士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因为口罩和 PPE(个人防护装备)的生产和需求翻了一番。
口罩和个人防护装备含有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例如聚丙烯。
如果没有适当的废物管理,它将继续污染我们的海洋和土地,并增加感染 COVID-19 的风险。
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群来自菲律宾第波罗市的学生采取了改变生活的举措。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了解前线人员的牺牲以及 COVID-19 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了了解这种信仰的飞跃,以下是他们如何踏上非传统的旅程。
寻求帮助
“没有计划的目标只是一个愿望”——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由于学生需要帮助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提出了不同的宣传活动建议。
通过考虑这些利弊,他们仔细缩小了发起该活动的可能性。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选择开展一场不同寻常的宣传活动。
当他们计划开展一场非传统的宣传活动时,采用二维码的活动成为了他们的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联系了不同的二维码生成器公司,这些公司可以帮助他们的项目成为现实。
经过多次联系后,一家公司向他们伸出援手,免费为他们提供动态二维码生成服务。
感谢QR TIGER,学生们解除了疑虑并开始收集必要的资源。
QR TIGER 是 免费二维码生成器 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静态(免费)和动态(付费)二维码。
一旦他们收集了足够的资源,他们就会继续计划下一步的活动。
然后,他们列出了重要的事情,例如资源材料,以传达他们的意识和执行他们的想法的信息。
经过一番争论,他们想到了在口罩制成的沙子上制作一个巨大的二维码。
在巨型二维码生成器的帮助下实现这些举措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学生们前往达皮丹市塔格乌洛的一个海滩,然后开始执行他们的计划。
通过互相帮助用口罩制作一个巨大的二维码,当地人将注意力转移到它们身上。
尽管他们很好奇,但有人质疑他们是如何想出二维码驱动的活动的。

由于学生关心的是前线人员和环境,因此他们继续教育他们。他们分享的每一条信息都能让当地人认识到前线人员对我们的重要性。

截至 2020 年底,预计口罩使用总量为 1940 亿个,但只有总量的 1% 得到妥善处理。
考虑到这些数字,学生们开始向居民传达他们的想法,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和处理口罩。

然后他们继续建造巨型二维码。当他们将剩余的二维码口罩放在一起时,他们意识到向本省当地人传播这项活动的重要性。

他们制作完巨型二维码后,进行了测试,看看二维码是否有效。
扫描代码后,他们将自动引导至 DOH-PH 登陆页面。
这样,他们就可以了解新冠肺炎 (COVID-19) 的最新情况,并了解如何确保自身安全的正确方法。

通过拍摄巨型二维码的照片,他们将二维码制作成海报,并将其张贴在人们容易注意到的地方。
在菲律宾的设置中,公园、林荫大道和教堂等地方以及公交车和“三轮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成为了他们的海报地点。


由于该活动只是让公众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工具,因此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结果
他们张贴海报一天后,扫描次数增加到 1,000 次。
仅凭这些数字,学生们就认识到了口罩上二维码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帮助加速信息传播。


他们的结论是,这种意识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让他们想加入这场运动。由于二维码的出现,它们可以在不直接冒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向人们传播意识。
实施二维码口罩的原因
这场大流行提醒我们我们的星球有多么糟糕。由于废物处理不受监管,病毒的传播继续飙升。
由于使用口罩甚至使用口罩的需求,环境正处于危险之中 个人防护用品套件上的二维码 在“新常态”设置中收集重要信息。




随着疫情的持续,医务人员和重要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
无论他们多么建议我们呆在家里并戴上口罩以确保安全,人们却无视这些建议并继续污染。
为了提醒大家,学生们在海滩上发起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活动。
声援巨型二维码生成器
在QR TIGER(在线二维码生成器)的帮助下,他们将一个二维码形状的口罩放在沙子上。
选择海滩作为行动地点,学生们向往危机爆发前我们人类所享受的天堂。
QR 码只需轻按几下即可共享信息。
他们可以快速分享相关问题,例如环境或人道主义关切。
就像学生们所做的那样,他们看到了二维码推动社区变革的潜力。
当他们与二维码生成器公司 QR TIGER 合作时,他们提供的创意和创新意识活动在一天之内就惠及了数千人。
借助先进技术的力量,加速向人们灌输人道主义和环境意识是可能的。